常見問題
目前大多數養殖業所遭遇的困境
發布人:發布時間:2020-07-22 17:12:07
目前大多數養殖業所遭遇的困境
1、糞污污染
生豬年污水產量為5.26t/頭,牛污水產生量為0.46t/頭,家禽污水產生量為0.001t/羽,據農業部數據顯示,我國每年畜禽糞污產生量約為38億噸,近些年畜禽養殖方式由原來的散戶為主變成如今的規;、集約化養殖為主導,造成單位養殖區域糞污產生量大增。近年來,隨著國家對養殖環保的重視,出現了很多智能好氧發酵罐生產企業。通過菌種發酵,對養殖糞污進行處理,專業的畜禽糞便發酵罐可以將動物糞便通過發酵,處理成有機肥。
僅一個年出欄萬頭豬的規模養殖場每年能夠產生固體糞便約為2500噸,尿液約為5400立方米,糞污產生量是很大。養殖污水是水污染的重要來源之一,據統計一豬一天產生的污水相當于7個人一天的污水產生量。2010年《全國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公報》顯示,畜禽養殖業排放的化學需氧量達到1268.26萬噸,占農業源排放總量的96%;總氮和總磷排放量為102.48萬噸和16.04萬噸,分別占農業源排放量的38%和56%,畜牧污染已經成為農業面源污染的主要來源。畜禽糞污污染危害大,養殖污水不但會污染地表水,還會滲到淺層地下水,造成地下水氨氮超標,對水環境造成一定影響,甚至會引起居民飲水安全問題(畜禽糞污中含有致病菌、微生物以及病毒,會向畜禽和人傳播疾病。)。養殖污水隨意排放或處理不當,會產生大氣臭味污水、有害氣體(氨氣、硫化氫等),對周圍居民正常生活造成影響。畜禽糞污大量進入土壤,使土壤富營養化、結塊,喪失耕種能力。
2、糞污利用率低
我國養殖糞污利用率不足60%,也就是每年有15.2億噸養殖糞污沒有得到有效利用。畜禽糞便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及豐富的氮、磷、鉀等營養物質,是農業優質的肥料來源,數千年來,農民一直將畜禽糞便作為提高土壤肥力的主要肥料,傳統的農業模式能夠有效實現種養結合。隨著我國養殖業集約化、規;B殖,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,農業拋棄了原有種養結合的模式,限制了糞便返田利用。公司近年來積極研發和生產新型的智能好氧發酵罐、 雞糞發酵罐是養殖場畜禽糞便無害化處理設備、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幫助養殖企業減輕糞便污染情況,并能將畜禽糞便轉化為粉狀有機肥,直接還田,實現有機廢棄物資源化利用。